2025年4月8日,一场聚焦教育教学创新的深度研讨活动在温州市实验中学展开,徐春梅名优工作室积极组织成员全程参与,在课例点评、成果展示与专家引领中汲取智慧,探寻教育发展新路径。
一、精准把脉,课例点评指明方向
鹿城区首席教育顾问胡玫老师带来《“未来教育”视角下教科研成果导向的课堂突破》主题点评。她以未来教育为切入点,强调“育人”是“未来学校”的核心,提出培育核心素养全面发展、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是教育根本。胡老师指出,教科研成果培育需融合育人思维、跨界思维与技术思维,方能实现其价值。通过对四节展示课的细致剖析,她提炼出“情意”“情境”“情理”三大课堂变革关键要素,明确目标指向、主题项目、技术赋能、学习激活为课堂变革内核,提出构建“有价值的学习”课堂理念,为课堂教学与成果培育协同发展提供清晰指引。
二、多元分享,成果展示启迪创新
朱彬茹校长:《让学生创造着长大——初中“新学习”跨世纪实践与探索》
朱校长以“新学习”理念为引,围绕理念突破、实践探索与成果收获,分享学校多元化课程体系构建经验。她深入反思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,提出改进策略,并对未来教育教学改革作出展望,致力于为学生打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,培育创新实践人才。
潘旸校长:《跨媒介阅读新样态:“电影遇见书”的立体育人实践》
潘校长基于全人教育理念,阐释“影视阅读融合育人”新范式。以“价值锚定—实践创新—生态重构—未来展望”为逻辑,首创“四维立体课程模型”,通过四大主题模块与“必修+选修”双轨课程体系,探索文化育人新路径。
唐慧荣老师:《实验式学习:小学数学实践育人的探索实践》
唐老师从教学问题出发,分享研究过程与成果,生动阐释实验式学习模式。以数学学科为例,学生通过学具拼摆、数学实验等实践操作,直观探索数学知识、理解原理,为学科教学提供创新思路。
三、高屋建瓴,专家讲座引领革新
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盛群力教授带来《面向学习迁移的课堂教学革新》专题讲座。盛教授从知识学习本质切入,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以专家与AI思维解决问题。他整合国外研究成果,深度解析“学习迁移”概念,围绕学习迁移的内涵、可迁移知识类型、发生机制及新课型促进策略展开讲解。通过生动案例与幽默语言,盛教授启发教师依托大概念原理认知问题、凭借大图景策略解决问题,助力构建真实高效的学习课堂。
此次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,未来,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,将所学所悟融入教学实践,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创新,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